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类科技期刊。设有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中药研究、微生物与生物制药、医药经济、综述、研究快报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沈阳药科大学

出版部门: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8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4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沈阳药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858
  • 国内刊号:21-134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杂志2000年第4期文章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本益肠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本益肠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并对提取条件和分离条件进行了筛选,检测波长为230nm,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2%,RSD=0.87%.......

    作者:戚宝婵;郭兰建 刊期: 2000- 04

  • 诺氟沙星微囊的研制

    研制溶剂-非溶剂法制备诺氟沙星微囊以乙基纤维素为囊材的适溶剂-非溶剂系统的组成.采用4种不同的溶剂-非溶剂系统用同一工艺条件制备,计算包囊率和收率,转篮法测定释药特性.二氯甲烷-正己烷对于制备诺氟沙星微囊较适宜,包囊率在4种溶剂-非溶剂系统中高达90.90%,收率为87.27%,且缓释作用好.该系统有机溶剂沸点较低,利于除去微囊产品中的有机溶剂,减少对机体的毒性.以二氯甲烷-正己烷为溶剂-非溶剂制......

    作者:张秀荣;林天慕;李欣;梅丹;李砥辉;高红旺 刊期: 2000- 04

  • 离子强度对奥旦西酮体外离子导入的影响

    通过在给药池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来改变离子强度,考察了离子强度对奥旦西酮体外离子导入的影响.实验中,药物的稳态流量随氯化钠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原因是由氯化钠引起的离子强度的增大导致了药物活度的下降,进而致使稳态流量减小.此外,离子竞争的存在也是稳态流量减小的原因之一.......

    作者:丁平田;徐晖;李炜;郑俊民 刊期: 2000- 04

  • 聚维酮和聚乙二醇对吡罗昔康-β-环糊精包合的影响

    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和聚乙二醇(PEG-4000)对吡罗昔康-β-环糊精包合作用的影响,用热力学的方法求出了包合物在高聚物存在下的热力学函数.结果表明,吡罗昔康-β-环糊精包合物在PVP和PEG的存在下包合反应表观稳定常数(KC)增大,包合反应的自由焓(ΔG)减小.高聚物的佳浓度为3~5g/L.......

    作者:王齐放;修锐;赵哲;郭晶;苏德森 刊期: 2000- 04

  • 双氯酚酸钾胶囊剂正常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双氯酚酸钾50mg胶囊剂和片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经时过程血药浓度.其数据用3P87程序拟合,两制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单室模型特征,求得双氯酚酸钾胶囊剂和片剂的药动学参数:ka分别为(1.583±0.219)和(1.417±0.171)h-1;t1/2分别为(2.348±0.548)和(2.248±0.558)h;Cmax分别为(1.353±0.2......

    作者:黄桂华;邓树海;王德风;林亚杰;刑淑芳 刊期: 2000- 04

  • 磷酸苯丙哌林缓释片药物动力学初步研究

    建立了测定苯丙哌林血浆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研究了该药的药动学行为.测定了3条家犬口服80mg磷酸苯丙哌林2种制剂后的血药浓度.药动学参数如下:T12=3.8h,tmax=4.0h,AUC0→∞=11.6mmol/L,MRT=6.5h,F=91.8%.......

    作者:付桂英;李三鸣;马春娟 刊期: 2000- 04

  • 白羊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从禾本科植物白羊草(Bothriochloaischaemum(L.)Keng)干燥全草的乙醚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丁二酸(Ⅱ)、棕榈酸(Ⅲ)、苜蓿素(Ⅳ).化合物(Ⅰ~Ⅳ)均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兰芳;王涛;张文彦;张魁;裴月湖 刊期: 2000- 04

  • 祁州漏芦中的植物甾酮类成分

    自祁州漏芦(Rhaponticumuniflorum(L.)DC.)的根中分离得到4种植物甾酮类成分,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为蜕皮甾酮(ecdysterone)(1),筋骨草甾酮C(ajugasteroneC)(2),蜕皮甾酮-3-O-β-D-葡萄糖苷(ecdysterone-3-O-β-D-glucopyranoside)(3),蜕皮甾酮-25-O-β-D-葡萄糖苷(ecdysterone-......

    作者:李希强;王金辉;王素贤;李铣 刊期: 2000- 04

  • 镁加铝的合成及稳定性研究

    制备了新型抗酸药镁加铝,运用正交设计法优化了合成工艺,对镁加铝美国药典参比标准品和合成的镁加铝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差热分析、热重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确证了合成品结构;对合成的镁加铝进行了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本品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各项化学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

    作者:王国清;李晓海;杨波;陈聪聪;陶淑娟 刊期: 2000- 04

  • 柚皮中的香豆素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从芸香科植物柚(Citrusgrandis(L.)Osbeck)的果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7个香豆素类化学成分.经光谱数据及理化性质的分析,分别鉴定为葡萄内酯、异前胡素、marminacetonide、pranferin、isomerancin、花椒毒酚和伞形花内酯.其中葡萄内酯、marminacetonide、pranferin及isomerancin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冯宝民;裴月湖 刊期: 2000-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