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沈阳药科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类科技期刊。设有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中药研究、微生物与生物制药、医药经济、综述、研究快报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沈阳药科大学

出版部门: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8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1-1349/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7

出版地区 辽宁

出版地区 辽宁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沈阳药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858
  • 国内刊号:21-134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杂志2005年第6期文章
  • 注射用苦碟子的抗凝与纤溶活性

    目的观察注射用苦碟子抗凝和纤溶激活作用.方法采用测定全血凝块重量、凝血时间、优球蛋白溶解时间、血浆复钙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的方法,观察注射用苦碟子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以及纤溶系统的影响.结果注射用苦碟子对内源性凝血途径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够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小鼠静脉给予注射用苦碟子6、12mg·kg-1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降低全血凝块重量;大鼠静脉给予注射用苦碟子3.6、7.2mg·kg-......

    作者:王彩霞;何晓静;刘玉兰 刊期: 2005- 06

  • 胆甾-4-烯-3β,6β-二醇双琥珀酸单酯双乙醇胺盐的体内抗癌活性及对血象的影响

    目的考察胆甾-4-烯-3β,6β-二醇双琥珀酸单酯双乙醇胺盐(EBCD)的体内抗癌活性、急性毒性及对小鼠末梢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的影响.方法体内抗癌活性实验按的规定进行.连续灌服EBCD各剂量7d,取给药前后尾血计数末梢血象,取给药后骨髓计数骨髓有核细胞总数,后统计.急性毒性实验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灌服EBCD200mg·kg-1以上对小鼠S180(肉瘤)体内抗癌活性有显著意义.灌服EBCD20......

    作者:刘跃金;吴春福;容士宏 刊期: 2005- 06

  • 接骨木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对类成骨细胞UMR106的作用

    目的用大鼠类成骨细胞UMR106的增殖作为活性追踪指标,对接骨木茎枝的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提取物进行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的追踪分离;初步考察化合物对UMR106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运用各种现代分离手段对活性部位进行追踪分离,用光谱学方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用比色法测定UMR106细胞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分离得到了5个三萜苷元类化合物,包括白桦醇(betulin,1)、白桦酸(......

    作者:杨序娟;王乃利;黄文秀;陈新滋;姚新生 刊期: 2005- 06

  • 大蒜油亚微乳的安全性及体外抗真菌作用

    目的考察大蒜油亚微乳的安全性及体外抗真菌作用.方法急性毒性试验为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测定LD50;采兔血配制成体积分数为2%的红细胞混悬液,进行溶血试验;新西兰大耳兔左、右耳缘静脉分别静滴大蒜油亚微乳或大蒜油注射液和5%的葡萄糖注射液,观察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用沙氏培养基以倍比稀释法测定大蒜油亚微乳、大蒜油注射液、氟康唑注射液对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烟曲菌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作者:郭涛;储晓琴;颜鸣;何进;赵明宏;孙学惠 刊期: 2005- 06

  • 阿维菌素产生菌的生物技术改造研究进展

    目的综述近年来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对阿维菌素产生菌改良的研究进展.方法在查阅国内外文献近100篇的基础上,介绍了阿维菌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产生多组分的3个关键酶及阿维菌素产生菌改良的研究进展,包括选择性生产有效组分,产生新抗生素、杂合抗生素,改进生产工艺以及提高菌种产抗生素量.结果目前国内外均已经构建了只产生B组分及寡霉素基因缺失或失活的工程菌.分别运用突变结合理性化筛选和特定基因重组提高活性高的组分的......

    作者:刘婷婷;蔡苏兰;阎浩林 刊期: 2005- 06

  • Caco-2细胞模型在口服药物吸收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对Caco-2细胞模型在口服药物肠吸收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方法在引用了自1974~2004年的32篇文献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并比较体外Caco-2模型和体内药物吸收转运的不同途径,讨论Caco-2单层细胞模型在预测不同类药物体内吸收中的作用.结果Caco-2细胞模型可以预测不同转运途径的药物体内吸收,尤其适用于被动转运药物,这一细胞模型在药物吸收机制、处方组成透膜性和黏膜毒性、药物吸收过程中的......

    作者:高坤;孙进;何仲贵 刊期: 2005- 06

  • 超临界流体技术原理及在药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目的介绍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国内外药学领域中的研究现状,从理论上阐述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原理,给出超临界流体的一些重要参数,为使用该技术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近10年文献30篇,归纳、综述;通过具体的实验数据,说明理论和实践的关联性.结果与结论国内,超临界流体技术是从药用植物中分离有效成分的先进技术手段之一;国外,超临界流体技术已在蛋白质药物的提纯、调制药物的多晶体、制备药物包合物、多孔性物质的......

    作者:王齐放;李三鸣;赵哲 刊期: 2005- 06